【科创强国勇担当】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日期:2024年06月25日 16:24  点击次数:

本网讯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科学技术处处长吴彩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系统性介绍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五新”方面历史性成就,积累了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八个坚持”方面的重要经验,并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接下来科技处将全面部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中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耕稀土和有色金属领域科技创新,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汇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推进有组织科学研究,实施教育、科技和人才有机融合发展,在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之路上贡献江理力量。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建华: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利。”科技日新月异,时代变幻莫测,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我深感科技发展之磅礴力量。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见证了许多师生在科研道路上栉风沐雨,也见证了数个激动人心的勇度关山万阻难,科技已然是历史滚滚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勤心同力,砥砺奋进。今后,我们也将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加强科技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朝夕继日,探寻无止,为国家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上,珍惜科技成果,勇担时代重任,把握发展机遇,让科技的火种在青年学子心中燃烧,让科技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刘细平:

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也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的重要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一名高校二级学院负责人,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提升学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明确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定位与目标。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我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让他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用真才实学服务国家、回报社会,成为科技报国的栋梁之才!

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现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理念。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作为一名学院党委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科研动力。结合我自身来看,在日常的课程指导中,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变则通,通则久,想要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就要具备想象力,经常创新。应以李德仁院士等前辈为楷模,不仅学习他们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更要思考我们肩负的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紧握时代脉搏,勇于迎接挑战,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努力奋斗。最后,我将起带头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通过不断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雪辉:

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科技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我深知科技现代化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国家科技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要锚定科技强国战略,主动融入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坚定服务江西“1269”计划,不断深入推进“十四五”一流学科建设;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稀土学院副院长黄建辉:

通过了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的科研经历,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做科研就像学习,没有人可以一蹴而就,且不能沉迷在一时的得失之中,任何成果的获得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同时我们又深受鼓舞,只要不断坚持和探索,我们终将实现科研报国之志,我们要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科学巨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在科技创新中大胆探索、迎难而上。稀土学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围绕稀土科技前沿,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铜产业学院副院长陈辉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觉担负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围绕我省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制造业集群的工作要求,继续瞄准有色金属产业的新兴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助力强国建设。

2022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冶金工程学院教师羊求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感振奋,不仅让我认识到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和自主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坚定了我投身科研与教育的信念和追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致力于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也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依托赣州丰富的钨资源优势,在高性能钨基粉末冶金材料及其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并深化与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辅导员赖晓花: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新时代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经验,阐明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主要任务。这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也为高等教育赋予了光荣使命。作为辅导员,我们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与教诲,从学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科技梦想。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以及更好的服务,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引路人!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第十八届“十佳大学生”、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1班余晨颖: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万众瞩目。科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第一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下,核心技术乃是关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牢记自身使命,立志而笃行,努力学习自身专业知识,并将创新意识、科技专业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在今后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我将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时俱进,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国家科技发展蓝图画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稀土学院2022级创新实验班2班熊强:

欣闻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感触颇深。两年前,我有幸进入稀土学院创新试验班学习,曾见过深夜十二点依旧灯火通明的稀土大楼,也曾一整天坐在测试仪器反反复复计算实验数据。在亲身经历下,我更觉科研绝非易事,国家的科技进步背后,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的忙碌身影,是无数个平凡朝夕的夙兴夜寐,他们用数十年的青春和汗水浇灌出中国科技的盛世。多幸运,我能有现在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多惭愧,我还没能成长为堪当国家复兴大任的青年人才。时不我待,定要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向先辈学习,向榜样看齐,为祖国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路漫漫,我们只争朝夕!

(文/各学院供稿  编辑/汤梦莹)





上一条:我校5名研究生荣获江西省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十佳实践之星”及提名奖
下一条:我校与遂川县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遂川江理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dailynewlearn.com 球赛下注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